“双减”进行时|光明区课后服务模式探索之旅
点击关注我们哦
“双减”进行时
光明区课后服务模式
探索之旅
今年2月起,光明区出台了《光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实施方案》,选取3所学校进行试点,随后在全区公办中小学全面推进课后服务,九月秋季开学后,已实现全区公民办中小学全覆盖。在实现义务教育阶段100%覆盖后,光明区进一步探索课后服务提质增效,精准落实“双减”工作。
11月18日下午,光明区义务教育阶段学校课后服务现场会在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召开。
会议总结了光明区课后服务阶段性工作。光明区教育局四级调研员高伟波在鼓励各中小学积极探索创新的同时,要求各学校再次对工作全面梳理,继续坚持和完善好的做法,认真对照检视存在的问题和不足,采取切实可行的整改措施。
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处长冯妍妍对光明区课后服务工作表示肯定。她提出,开展中小学课后服务是从源头上解决学生家庭负担重、家长接送难等问题的民生实事,更是提升全市教育系统服务能力,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的民心工程,对于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冯妍妍建议,光明区教育局和各中小学需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充分认识做好校内课后服务工作的意义;进一步理解把握政策,因校制宜制定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组织领导,扎实推进校内课后服务工作。各中小学要进一步探索和实践,全面落实中央、省、市的有关部署,全面落实“双减”工作,为全市基础教育改革贡献光明智慧和光明力量。
此外,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东周小学、清一小学负责人也在会上作了经验分享。
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以确保“学生参与度”、“书面作业完成度”、“家长满意度”、“教师幸福指数”、“课后服务成果展示认可度”五个指标为目标。围绕核心素养,依托中山大学、中山大学附属第七医院的学术背景和资源优势和“一学生四导师”机制、科创教育特色课程,为学生提供更多元的课后服务方案。
东周小学立足“培养自立、求真、创新的新时代好少年”育人目标,将劳动实践、自主学习、多彩社团、阳光体育、学科拓展、专业队训练六大课后服务项目内容纳入学校“科学·人文课程体系”框架下,按“课程开发——实践——评价——优化”的步骤,构建起奠基生命、激发生命、拓宽生命、绽放生命五育融合的特色课程群。
清一小学开设“红色观影、劳动教育、科学素养、体育素养、艺术素养、心理游戏、国学素养”等七大类别课程体系。积极创新教学模式和课堂结构,把课后服务和家校联动结合起来,盘活家校和社会资源,选用了部分有特长家长的自创课程,做到家庭、社会、学校育人一体化。
据悉,半年来,课后服务工作作为落实“双减”的重要抓手,区教育局秉持解决民生实事、实现教育高质量发展的目标,以点带面、积极探索、综合施策,课后服务初见成效,赢得社会广泛赞誉,多次获市、区领导肯定和批示。截至目前,全区近8万名学生参与了课后服务,参与率达98.5%,参与教职工约5150多人,参与率达98%,家长满意率达98%以上。
会后,与会人员实地参观了中山大学深圳附属学校课后服务开展情况。
市教育局德体卫艺处处长冯妍妍、四级调研员牟林芳,光明区委教育工委书记,区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黄汉波、四级调研员高伟波,相关科室负责人及各公民办学校部门负责人等参加。
来源:光明区教育局
通讯员:邱杰,巫仕生
往期推荐
☞ 跑出乡村振兴光明教育“加速度”,28名田阳校园长奔赴光明
☞ 符合这些特征即为学科类培训!教育部印发《指南》加强学科类校外培训项目鉴别
欢迎关注光明教育
正风提质,办人民满意的教育